任務一:角色定位

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潛水員?」每個人潛水的理由不同,也有各自適合的路徑

在這裡我們將介紹四大課程區塊,方便你了解不同的路線。

休閒旅人: 享受度假與親近生物的樂趣

這是所有水下冒險的起點。完成休閒潛水四大必修證照,你就能完善基本技巧,在全球大多數潛點自在下潛、探索屬於你的海洋世界。 ① 開放水域潛水員(SDI) → 學會基礎技能,下潛到 18m ② 進階探索潛水員(SDI) → 深度 30m、中性浮力、蛙鞋踢法、工具操作 ③ 高氧潛水員(SDI) → 使用富氧氣體,延長無減壓時間,建議搭配進階課程一起上 ④ 救援潛水員(SDI) → 需要至少 40 潛經驗,學會預防意外與救援技巧,成為更可靠的潛伴

不會游泳可以嗎?
+
潛水會很危險嗎?
+
要先買裝備嗎?
+
幾歲才能學?
+

任務二:確認自己的選擇

「在上島之前,先回答這些問題。」

潛水不是一門單純的課程,而是一段冒險旅程。在啟程之前,先花一點時間問問自己這些問題,它們能幫助你釐清動機,也讓我們更了解你想成為什麼樣的潛水員。

  1. 我的狀態適合嗎?

    • 健康狀況、游泳能力、水性如何?

    • 是否需要先做其他準備?

  2. 我想達成什麼?

    • 單純想體驗,度假時能自在潛水?

    • 還是希望長期進修,逐步成為專業?

  3. 上完課後,我的限制是什麼?

    • 每堂課的深度、環境、裝備使用有不同的界線,我想要去哪裡?

    • 我是否會想要持續進修?

  4. 我能投入多少?

    • 時間(課程 + 練習)

    • 預算(課程費用、未來裝備投資)

    • 精力(我想玩得開心?還是要訓練到很精實?)

  5. 課後有沒有社群或活動?

    • 我希望上完課後,能繼續參加社群活動嗎?

    • 我自己是否有潛水的夥伴?是否願意與夥伴一起成長?

行動建議

把這些問題記下來,帶著來找我們。這樣能幫助你更快確認自己的方向,也能和教練進行更有效的對話。

  • 想輕鬆玩的人 → 我們會在符合準則的狀況下幫你保持樂趣、避免壓力過大

  • 想精實訓練的人 → 我們會超越準則,調整課程挑戰,但注意!你可能需要更長的訓練時間才能通過考驗!

  • 還沒決定的人 → 放慢節奏,從基礎開始,我們會一起探索,找到最適合你的路徑

任務三:報名前的準備

「決定好要走的路線後,就來完成最後的準備吧。」

我要直接諮詢教練 → 與教練一對一對話,加入

water ripples photo